“一声令下,开始起爆!成千上万发雷管响不响,谁先响,差别就在毫秒之间。如何精确把控?我们不断研发,用高性能、超低功耗的芯片来控制,就像是给电光石火安装了‘智慧大脑’,而我们就是‘行走在刀尖上’的工程师。”1月24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盛景微登陆沪市主板。日前,公司董事长张永刚做客上海证券报《直面掌门人》栏目,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和奋斗感悟。
从2016年创建至今,盛景微成立不到十年时间,却在行业内颇具资历。“目前来讲,我们从国家标准的制定、专利的提前布局、产品设计的生产到使用流通,每个环节都有参与。”介绍起盛景微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时,张永刚显得格外喜悦。
谈及上市后的目标时,他又显得冷静沉着:“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本次上市,一方面,在通信控制模块领域做精做深,提高国外出售的收益占比;另一方面,继续拓展成熟技术平台的新应用,瞄准具有‘芯片’‘点火’‘高安全’三个特点的新领域、新市场。”
2006年夏天,张永刚正关注着电视上三峡围堰大坝爆破拆除的现场直播。“看完爆破直播后,我了解到,像三峡围堰大坝爆破拆除这类巨型工程任务,当时国内的雷管性能还不足以满足,需要从全球采购,成批量使用国外电子雷管产品。”张永刚回忆说。
大坝爆破声的巨响,与国内爆破行业技术的“不响”,两者之间形成的鲜明反差,在张永刚心中久久挥散不去。恰逢专业领域对口、工作对口,张永刚抱着“在微电子和民用爆破两个行业的交叉点上,提升整体领域水平,完成半导体在细致划分领域的融合”的信念,投入电子雷管的芯片及控制模块设计之中。
张永刚在雷管控制模块研究这个“冷板凳”上一坐十年。“简单来说,就是给雷管装一个开关。这个开关就是一个火柴棒大小的芯片模组,能够最终靠通信方式远程控制,实现精准起爆。”张永刚介绍说,“别小看这个小开关,它让雷管该响时分毫不差,不响时一个都不会响。”
2016年,在技术上取得原理突破后,张永刚与团队成立公司,专注于电子雷管芯片生产研发领域。目前,盛景微已成为一家具备高性能、超低功耗芯片设计能力的电子器件提供商,基本的产品为工业安全领域的电子控制模块。
自2019年以来,爆破专用电子控制模块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为盛景微迅速打开市场送来了“及时雨”。
近年来,盛景微的电子控制模块产品在爆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上升,从2020年的34.19%提升至2022年的40.41%。公司与雅化集团、西安庆华、壶化股份等民爆行业有名的公司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打开市场的过程中,张永刚始终紧绷着一根“安全弦”。“安全无小事,给雷管做芯片,犹如在刀尖上行走。”张永刚深知自己从事的行业十分特殊,电子雷管芯片涉及的更新迭代、产品升级与技术突破都只为两个字——安全。
“一件事无论概率多小,只要重复次数趋于无限大。那么,它就必然会发生。”张永刚解释说,我国爆破领域每年有近10亿发雷管的使用量,一个很微小的设计缺陷,都可能会在大量使用的过程中触发危险,造成事故。正因如此,盛景微不断的提高产品的安全系数,让电光石火间的巨大能量得以精准控制,将延时精度提高到毫秒级,并且在工程中可实现各类定向爆破,根据施工现场方案实时重新编程,形成智能化爆破网络。
经过近十年时间的科学技术研发,盛景微已形成高低压超低功耗芯片设计、抗冲击与干扰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将起爆的延时精度从原来的数十毫秒提升到现在的零点几毫秒,助力了精细爆破领域的发展。
为了防止各种杂散电流及静电等意外通过电流导致的雷管误起爆,盛景微还通过电子控制模块提升整体安全等级,并且在每个雷管内部安装了唯一的“身份ID”和密码,从雷管流通和管控方面提高了社会的安全管理性能。
如今,张永刚和团队并不局限于服务国内爆破行业,还通过整合运用技术,搭建技术平台与应用场景交叉融合,拓展新领域的新应用。
据介绍,盛景微一直注重科研投入与科学技术研发,每年研发投入保持在营业收入的10%左右。目前,公司搭建的优势技术平台,不仅为爆破专用电子控制模块等产品提供技术支撑,而且拓展至地质勘探、石油开采、应急管理与处置、新能源汽车安全系统等其他应用领域。
“经过这几年的筛选,我们得知很多能够让我们大展拳脚的场景。”张永刚称,当下,盛景微正重点拓展传统汽车的气囊点火和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系统产品的研发。
传统燃油汽车的气囊点火技术,类似于传统雷管技术,有待进行性能和智能化等技术的提升。因此,盛景微希望将最新的电子雷管技术拓展应用到汽车安全气囊点火中。据张永刚透露,目前公司已在新能源车、汽车安全气囊点火、石油勘探等领域,开发出新的产品应用。
除了进军传统爆破行业外,盛景微凭借在精准爆破和可编程技术方面的优势,已将电子雷管芯片技术与起爆编程技术应用到多个应急处置场景,如消除雪崩、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张永刚表示,未来,盛景微还会将更多智慧凝聚于方寸晶体,在行业内持续领跑。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